一、备案条件
企业资质:
企业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合规经营。
企业有合理的外债资金需求,用途符合相关规定,资信情况良好,具有偿债能力和健全的外债风险防控机制。
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近三年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融资需求明确:
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资金需求及偿债能力,明确中长期外债的融资额度、期限、利率等关键要素。
二、备案材料基础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及复印件(如已三证合一,则无需单独提供)、税务登记证等基础证照。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
企业章程及修正案。
财务资料:
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企业信用报告。
外债相关材料:
外债借款合同或意向书(外文合同需附中文翻译)。
资金用途详细说明及相关证明文件。
还款计划和资金来源说明。
如有担保,需提供担保合同或意向书。
其他必要材料:
《外债登记申请表》。
董事会或股东会关于申请外债的决议。
承销机构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和真实性承诺函(如适用)。
追溯至终实际控制人的借用外债主体股权架构图。
三、备案流程网上登记:
登录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政务服务”频道进行网上登记,填写申请表单并上传电子材料。
提交纸质材料:
网上登记完成后,企业需将纸质版材料报送至政务服务大厅或指定的外汇管理部门办事窗口。
审核评估:
发改委或外汇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合规性以及对国家外汇储备的影响等。
登记发证:
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将为企业发放《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登记证明》或《外债登记证》。
四、后续管理资金使用:
企业需按照登记的用途使用外债资金,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
定期报告:
企业需定期向发改委或外汇管理部门报送外债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报表,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通常要求企业在借用每笔外债后10个工作日内,以及每年1月末和7月末前5个工作日内报送相关信息。
风险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定期评估外债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